《民事訴訟法》第213條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依照這一規定,《意見》第271條至第274條和《規定》第79條至82條作了如下比較明確具體的規定:
1.執行中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立、合并的,其權利義務由變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受;被執行人按法定程序分立為兩個或多個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分立后存續的企業按照協議確定的比例承擔債務,不符合法定程序分立的,裁定由分立后存續的企業按照其從被執行企業分得的資產占原企業總資產的比例對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被撤銷的,如果依有關實體法的規定有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可以裁定該權利義務承受人為被執行人。被執行人被撤銷、注銷或歇業后,上級主管部門或開辦單位無償接受被執行人的財產,致使被執行人無遺留財產清償債務或遺留財產不足清償的,可裁定由上級主管部門或開辦單位在所接受的財產范圍內承擔責任。
2.其他組織在執行中不能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對該其他組織依法承擔義務的法人或者公民個人的財產。具體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被執行人為個人合伙組織或合伙型聯營企業,無能力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企業業主的其他財產。
(2)被執行人為個人合伙組織或合伙型聯營企業,無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該合伙組織的合伙人或參加該聯營企業的法人為被執行人。
(3)被執行人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能清償債務時,可以裁定企業法人為被執行人。企業法人直接經營管理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該企業法人其他分支機構的財產。
3.在執行中,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名稱變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被執行人。
4.被執行人無財產清償債務,如果其開辦單位對其開辦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可以裁定變更或追加其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在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范圍內對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被執行人的開辦單位已經在注冊資金范圍內或接受財產的范圍內向其他債權人承擔了全部責任的,人民法院不得裁定開辦單位重復承擔責任。
5.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遺產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被執行人,由該繼承人在遺產的范圍內償還債務。繼承人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執行被執行人的遺產。
《規定》第83條規定了變更或追加被執行主體由哪個人民法院負責裁定。該條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意見》第271條至第274條及本規定裁定變更或追加被執行主體的,由執行法院的執行機構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保證金的擔保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批準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