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規定了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享有充分權利:
1、有權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2、有權申請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回避;
3、有權自行辯護和委托辯護人進行辯護;
4、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自己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5、有權拒絕回答與本案無關的訊問;
6、有權參加法庭審理,申請審判長對證人、鑒定人發問,或者經審判長許可直接發問;
7、有權辨認物證、書證;有權了解未到庭證人的證言、鑒定人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的內容,并提出意見;
8、有權閱讀法庭審判筆錄并請求補充、改正;
9、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
10、有權參加法庭辯論,并在辯論終結后作最后陳述;
11、有權對地方各級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提出上訴;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權提出申訴;
12、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對自訴人提起反訴。
刑事訴訟職能
刑事訴訟職能是指根據法律規定,刑事訴訟主體在刑事程序中所承擔的特定職責或可以發揮的特定作用。在現代刑事訴訟中,由于控訴與審判的分離、被告人獲得為自己辯護的權利,形成控、辯、審三種基本訴訟職能共存的局面。
1、控訴職能
控訴職能是指向人民法院揭露、證實犯罪并要求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確定刑罰權的職能??卦V職能的存在主要是基于國家懲罰犯罪的客觀需要,其行使主體要包括:公訴人、自訴人和被害人等。
2、辯護職能
辯護職能是指針對犯罪嫌疑或指控進行反駁,說明犯罪嫌疑或指控不存在、不成立,要求宣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從輕、減輕、免除刑罰處罰的職能。人權、民主思想的傳播、程序公正化觀念的進行以及憲政制度的建立,是產生辯護職能的決定性因素。行使辯護職權的主體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人等。
3、審判職能
審判職能是指通過審判確定被告人是否犯有被指控的罪行和應否處以刑罰以及處以何種刑罰的職能。審判職能存在的理論根據是基于公證處理刑事案件的需要以及權利運行的科學要求,其行使主體只有一個,即是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未履行贍養義務
2021-03-02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農村拆遷安置房購買權是遺產嗎
2020-11-13只有房產證沒有國土證拆遷了能分多少錢
2021-01-27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