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欺詐打官司要求幾倍賠償?
合同欺詐打官司要求三倍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新消法規定消費欺詐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從立法目的來看,法定懲罰性賠償僅是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度。
二、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包括哪些?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1、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3、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4、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5、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6、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7、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8、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9、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10、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11、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12、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13、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減少商品欺詐現象,任何利用售賣商品侵犯消費者權益,并且構成欺詐的,此時只要消費者提出賠償,那么實施欺詐行為的一方,需要支付商品價格的三倍價額作為賠償給消費者。若是消費者不主動維權,商家可不支付賠償。
對欺詐罪該如何進行處罰
屬于商品房欺詐的條件有哪些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現房,購房者買現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2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