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會承擔賠償嗎?
是否會承擔就要看雙方是如何協商的;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范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確定: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4)損害賠償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二、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一)一般法定解除條件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在下列法定條件下,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以解除合同: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拒絕履行(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遲延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催告,是債權人催促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作為解除權的發生要件,必須提示對方應該履行的債務,并且給對方相當的猶豫期間催促其履行。
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所謂根本違約,是指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違約形態。履行期限屆至后,由于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債務人違約,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取得法定解除權。從《合同法》第 94條第4項規定來看,造成根本違約的情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前文所說的“一次遲延”,主要針對定期行為而言,只要債務人履行遲延,不必經過催告可徑行行使解除權。一類是其他違約行為,主要指除遲延履行之外的不完全履行情形。
(二)特別法定解除條件
特別法定解除條件,是指適用于特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我國《合同法》第94條第5項“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實際上就是以兜底形式指明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之適用。
綜合上所說的,法定解除就是按規定而解除合同,對于此方式的解除一般是在慎得雙方同意的情況之下而實施的,但是否會承擔相應的賠償就要看雙方如何協商,如果免除了對方的責任那么就可以不用承擔,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全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
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拒收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提存是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嗎
2021-02-05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戶口遷移后原戶口拆遷怎么辦
2020-11-20房屋買賣合同如何添加拆遷補償款
2020-12-26扶貧搬遷后原房歸誰
2021-01-09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07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形式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