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規定假想防衛怎么判罰?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過失”。因為假想防衛屬于事實認識錯誤,不可能成立故意犯罪。
二、假想防衛的特征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假想防衛行為區別于正當防衛和其他防衛錯誤的關鍵。所謂假想防衛,顧名思義,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何以如此,是因為不法侵害并不實際存在,當然也毋須實施防衛行為,如果不法侵害現實存在,且正在進行當中,那也就具備了正當防衛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權實行必要的防衛行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衛的問題,除了正當防衛之外,防衛時間錯誤、防衛對象錯誤以及防衛過當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確實存在的條件下,在實行正當防衛的過程中,所出現的主客觀不一致現象,與假想防衛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不同的。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這是假想防衛在主觀上的必備條件。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另外,還有一種雙方互毆過程中發生的誤傷勸架者或無辜第三者的情形,表面上似乎是一種假想防衛,但實際上因為雙方都存有加害對方的意圖,而不是基于防衛意圖進行反擊,所以,不能承認其中某一方是防衛行為,當然,也就不能把誤傷他人的行為視為假想防衛,而只能作為對象錯誤或打擊錯誤去處理。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這是假想防衛成立的結果條件。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行為人雖然誤認不法侵害存在并且實施了錯誤的防衛行為,但并未對他人合法權益造成實際損害,則假想防衛不能成立,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無從談起。
對于假想防衛的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犯罪事實和造成的實際后果來進行處理,特別是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情況的,還應當從嚴從重進行處罰,但有關假想防衛是必須建立在相關犯罪特征的基礎上的,審理時應當避免對假想防衛適用過度。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假想防衛過當不排除故意想過當嗎?
假想防衛是否承擔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