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約定賠償范圍。
依當事人的意思而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賠償是依照當事人的意思確定損失賠償的范圍和計算方法,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和合同自由原則。如果當事人有賠償損失的約定,則應優先適用。
2、一般法定賠償范圍。
依照法律的一般規定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答》(1987年10月19日)對涉外經濟合同的違約責任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除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或合同另有規定外,違約一方當事人賠償另一當事人因此所受到的損失,一般應包括財產的毀損、減少、滅失和減少或消除損失所支出的費用,以及合同如能履行可以獲得的利益(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就是指利潤),但不得超過違約一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由此可見,在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賠償時,則應適用法定賠償。
3、特別法定賠償范圍。
由法律基于特殊的立法政策而特別規定的損害賠償。《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即雙倍賠償。根據特別法優先于普通法適用的原則,在有特別法可依的情況下,應當優先使用特別法,即優先適用特別法定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擔保法司法解釋
2021-03-26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03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農村拆遷安置保險是怎樣進行規定的
2021-02-10剛落下的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23寧夏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