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個人所得稅啥時候報?
公民個人所得稅是必須每月申報,達不到起征點的也要申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不管是扣繳義務人代扣的還是自行申報的,都應應在次月的7日前申報并入庫。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 稅收征管法及本細則所規定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
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誰?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是需要根據法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的,當事人應當根據自己的年度工資收入情況來確定是否需要繳納個稅,對于符合條件的,如果不在規定的時間內納稅,可以汲及到偷稅漏稅的行為,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專利轉讓個人所得稅的計稅方法是什么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不同意撤訴怎么處理
2021-01-27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