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也規定: 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位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即我國法律只明確規定在侵權領域可以在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在合同法領域產生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受損害方需選擇侵權責任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但也出現一方當事人只違約沒有侵權,卻也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極大的精神損害的情形。盡管,我國法律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但是,通過條文文意解釋,可以看出是支持合同損失的精神賠償的。令人可貴的是,在司法實務中我國的法官已經作了有益的嘗試,對這類案件一般能進行理性權衡,合理運用自由裁量權,針對個件特性裁判給予精神損害賠償。
1、法律依據
對于違約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法律依據,可以通過法律條文的字面解釋來處理。我國《民法通則》第111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可以理解為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造成精神損害的,對方有權要求賠償損失;賠償損失包括物質損失和精神損失。
《民法通則》第112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合同法第113條規定,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對這里的 損失 ,完全可以認為包括精神損失。精神損害是受害人蒙受的損失,只不過他所失去的不是直接可以價格衡量的財產損失,而是精神利益的失去,以一定的金錢賠償來撫慰受害人并無不可,完全符合損害合法權益應予填補的民法精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撫養費有哪幾種
2020-11-30醉駕入刑標準及處罰條例是什么
2020-11-18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