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以實際行為拒絕履行合同違約嗎?
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叫做“預期違約”或“先期違約”。其法律特征是:
1、是在履行期到來之前表示不履行未來的義務,侵害的是期待的債權而不是現實的債權。因而被稱為“預期”,以此區別履行期屆滿后的實際違約。
2、是以明示或者行為肯定地向對方表示將不履行其義務。
3、是能夠履行義務,而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未來的義務。
4、拒絕履行的是主要債務,而非細小義務。
合同法賦予當事人在對方預期違約時以解除合同的權利,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其理由在于:當事人雖未實際違約,但已表示他已置合同于不顧,根本漠視其應負的合同義務。遇此情形,如果仍讓守約方坐等履行期屆至才能向對方主張權利,要求賠償損失,那將損害守約方的利益。因此建立這一規則,允許守約方行使解除權,并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對保護守約方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守約方也可以不解除合同,等到履行期屆至后再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有多種分類,包括根本違約,預期違約等等情形,這些違約通過行為人的主觀意思進行判斷,如果在合同訂立履行過程對方以自己的行為,或者通過明確表示自己不履行的情況下,就構成預期違約。
預期違約的法律救濟手段有哪些?
預期違約與實際違約有什么區別
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新農村建設拆遷給相同面積樓房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