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效力確認糾紛訴訟時效是幾年?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胺闪碛幸幎ǖ摹痹谖覈鴥H指法律對時效期間的長短另有規定,而不是對是否受時效限制另有規定。
2、按本條,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都應受時效限制,只不過不同情況下時效期間的長短不同、開始計算的時間不同、是否應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情況不同。無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屬于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應當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3、至于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第66條、第161條等條規定確定,從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民法通則第137條第1項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焙贤▽Υ藷o另外規定。
4、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仍應遵循此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過判決或仲裁機構通過裁決確認,一方在起訴時合同效力并不確定,一方或雙方也無權自行確定。因此當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主張權利,時效期間應從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5、如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雖然無效,但時效的起算只能以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次日為準,不能以銀行款項借出之次日開始計算,也不能以出借人主張權利被借款人拒絕之次日開始計算,更不能以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之次日開始計算。
6、實踐中不乏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不知道合同無效,因此仍期待合同履行而沒有及時提出返還或賠償的請求,此時權利人不知也不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時效期間不應開始計算。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法律規定應該從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當然實踐中也可能出現起算時間不同的情況。
二、《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
1、“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薄胺闪碛幸幎ǖ摹痹谖覈鴥H指法律對時效期間的長短另有規定,而不是對是否受時效限制另有規定。
2、《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薄胺闪碛幸幎ǖ摹痹谖覈鴥H指法律對時效期間的長短另有規定,而不是對是否受時效限制另有規定。
3、按本條,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都應受時效限制,只不過不同情況下時效期間的長短不同、開始計算的時間不同、是否應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情況不同。無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屬于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應當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三、確認合同無效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理由如下:
第一,提起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應屬確認之訴,而不屬于訴訟時效的客體范圍。
第二,無效合同的確認是一種事實確認,合同當事人或法院在任何時候都可提出,時間的經過不能改變合同無效的法律性質。
第三,對無效合同的確認適用訴訟時效,不符合訴訟時效制度設立的目的。訴訟時效制度設立的目的就是督促權利人盡快行使自己的權利。而無效合同,由于其違反了法律或公共利益,法院可以依職權主動審查并確認無效,不以當事人的請求為前提。
最后,無效合同的確認不適用訴訟時效,并不會必然影響交易安全。
綜上所述,民事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對于無效合同的訴訟時效,不符合訴訟時效的限制,無效合同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財產或者要求賠償損失的,在法定訴訟期內,人民法院應當保護,如果是企業之間的借款,訴訟時效應當以還款期滿次日計算,不能以被借款人拒絕還款次日起計算訴訟時效,也不能以仲裁機構判決合同無效之日算起。
借條的訴訟時效是多久?借條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訴訟時效中止后如何計算時效
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一般有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不經過父母同意領結婚證違法嗎
2021-02-21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