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人的擔保期限怎么算
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相關知識:
保證期間的法律規定:
(一)保證期間分為有約定、無約定和約定不明三種
1、有約定:當事人對保證期間有約定的,從約定。
2、無約定:保證合同約定的早于或等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視為未約定。《擔保法》第25條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
3、約定不明: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2條第2款規定:“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
(二)連帶責任保證的法定保證期間:《擔保法》第26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三)最高額保證的保證期間:《擔保法司法解釋》第7條規定:“最高額保證合同對于保證期間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保證期間為清償期限屆滿之日起6個月。沒有約定債務清償期限的,保證期間自最高額保證終止之日或自債權人收到保證人終止保證合同的書面通知到達之日起6個月”。
(四)約定保證期間的變動,須經過保證人的書面同意。《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0條第二款規定:“債權人和債務人對主合同的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法律規定的期間。
(五)保證期間為不變期間。《擔保法司法解釋》第31條規定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
在實際做擔保的時候需要看清楚重要的信息,以免出現什么漏洞對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約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應具備怎樣的法律特征
2021-03-09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