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現在的醫療技術是越來越先進了,但還是免不了醫務人員失誤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出現醫療事故。所以我們要對醫療事故的責任進行認定。
那么醫療事故責任人認定的條件是什么呢?醫療事故的責任人必須是在醫療護理的過程中因為失誤而引發醫療事故,而且醫療事故也必須是發生在診療護理的過程中,但是也包括醫療護理的后勤和管理工作中。另外給病人導致的危害必須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比如導致病人死亡或者殘廢,器官損傷導致功能損失,如果沒有達到這三種情況就不會被認為是醫療事故。比如說因為護士技術的生疏,幾次沒有把針扎準血管,但是病人并沒有達到很嚴重的程度,所以這種不是醫療事故。在危害的行為和造成危害的結果之間也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如果是多個原因引發的結果,就要找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慎重進行衡量。同時醫療事故的行為人也必須是經過考核,還有相關的衛生部門承認的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對于醫療事故責任人的認定步驟主要有這幾個:
第一步,當事人也就是遭受危害的病人應當要向當地的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書面申請。在申請書中應當要寫清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與醫療事故有關的相關事實,還有申請的原因等等。
第二步,受害人知道自己的身體由于醫療事故而導致損傷的一年內,可以向當地的衛生行政部門對于醫療事故進行爭議處理的申請。申請處理以后,所在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會受理,幫助受害人處理醫療事故的爭議。
第三步,衛生行政部門在收到申請以后,會在十天之內對該醫療事故進行審查,通過審查的話就會決定受理。具體審查的話指符合相關條例,而且會對發生的醫療事故進行技術鑒定。不符合規定就不會受理,衛生行政部門也會通知申請人而且會說明原因。
第四步,如果申請人的申請沒有通過,而且申請人不同意拒絕的理由的話,可以申請進行再次鑒定。
發生醫療事故以后,對于責任的劃分會出現好幾種情況。如果這次醫療事故是由該醫務人員完全造成的,那么該醫務人員就要負完全責任,賠償全部損失。如果醫療事故的損害主要是因為醫療行為造成的,其中還有其他的因素導致,那么醫療行為就是承擔主要責任,賠償全部損失的60%~90%。但是如果其他因素在醫療事故中占主要作用的話,醫療行為占次要作用,那么賠償全部損失的20%~40%。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出現對等責任的情況,就是醫療行為和患者各占一半。
醫學會提出的鑒定結論并不是指具體的行政行為,在訴訟的過程中只能作為人民法院的證據。所以患者不能只憑醫學會得出的鑒定結論去要求賠償,這是沒有絕對的約束力的。所以醫療責任的劃分主要為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這三種類型,由責任的大小再決定該醫院應該賠償多少損失。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是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內容是什么?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擔保法是如何規定保證人追償權的
2020-11-28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再保險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