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是否可以擔任法官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從律師或者法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中公開選拔法官。也就是說律師是可以擔任法官的,但是需要選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成為法官后,就不可以再兼任律師了。
《法官法》
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從律師或者法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中公開選拔法官。
第二十二條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檢察機關的職務,不得兼任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仲裁員和公證員。
第三十六條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兩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法官被開除后,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除應當具備法官任職條件外,參加公開選拔的律師應當實際執業不少于五年,執業經驗豐富,從業聲譽良好,參加公開選拔的法學教學、研究人員應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五年以上,有突出研究能力和相應研究成果。
法官與律師的區別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于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從律師或者法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中公開選拔法官。也就是說律師是可以擔任法官的,但是需要選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成為法官后,就不可以再兼任律師了。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人身損害與工傷損害有什么不同嗎
2021-02-21宅基侵權怎樣賠償
2020-11-14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