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協議的起訴期限有哪些規定?
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案件的起訴期限有5日、15日、30日、3個月四種情況。
1、起訴期限為5日的。例如,治安行政條例或其他引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處罰的行政案件。
2、起訴期限為15日的。例如,郵政法、統計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商品管理法、食品衛生法等都作了起訴期限為15日的規定。
3、起訴期限為30日的。例如,稅務、資源、海關等行政案件及產品稅條例、增值稅條例、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漁業法、海關法等規定了起訴期限為30日。
4、起訴期限為3個月。這是我國行政法中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最一般規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提出。”.此外,專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3個月。
行政訴訟時效的起算一般是從行政相對人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計算,所謂“知道”是指行政機關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以書面形式告知相對人行為內容(這里的內容應包括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及訴權和起訴期限,而非道聽途說,也不僅僅是行政機關簡單的決定、批準、審批、處罰內容,這里的行政機關的內容應當包括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的內容,這樣行政相對人才能真正知道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法,否則就不能視為相對人知道行政行為內容,如果依照法律規定具體行政行為可以以口頭形式告知,亦必須制作筆錄。行政相對人通過非上述途徑而得知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不能視為“知道”。所以這種情況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的解釋:“不屬于起訴人自身的原因”,“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間內。”可以把起訴期限延長至5年的規定,這是解釋保護行政相對人訴權保護的一個具體體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一條“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之規定顯然說明行政訴訟不適用訴訟時效理論,當然也不適用時效中斷理論,所以此規定不利于公民權利的維護,無法使公民信服此立法的公正性。
對于行政協議起訴等還有疑問的話,建議你點擊律霸網在線咨詢系統,與本網律師一對一的進行溝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法是否廢止
2021-02-02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老板不發工資如何討薪
2021-03-23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哪些情形下無法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03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