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背社會公德的借款合同怎樣認定
案情簡介:違背社會公德的借款合同如何認定
宋某與其簽訂一份《借款合同》,借款40萬元,期限一個月,宋某用自己所有的房產抵押擔保并辦理了抵押登記。隨后,茹某按照宋某的指示把借款匯入第三人方某的賬戶。借款期限屆滿后,宋某沒有歸還借款,訴至法院。宋某稱:自己不是借款合同的當事人,借款之前與茹某素不相識,而且自己也沒有收到茹某的借款。之所以在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上簽字是受到第三人方某的欺騙。不應該承擔還款責任。第三人方某因集資詐騙罪,被判死緩。
法院判決:有悖社會公德,應不受法律保護
經法院審理認為:本案所涉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等均系第三人方某進行集資詐騙的犯罪手段,本案所涉的借款實際上是由第三人方某獲取。發生借款關系的合意實際上是在茹某和方某之間達成,借款實際上也由方某獲取。茹某對方某采取欺詐方式借款時明知、放任的,并且對借款的實際使用人是方某亦是清楚的,茹某與宋某簽訂的借款和用及方某與宋某之間的借款行為不是孤立的兩個法律關系。另外,茹某系從事放貸生意,其本人與方某亦素有業務往來,目前與方某有兩筆借款尚在審理中;并且茹某還將方某介紹給同樣做放貸生意的施某,以上述方式為方某獲取另外三筆借款。據此認定,茹某與方某達成借款合意并由方某實際取得借款的前提下,與宋某簽訂借款合同,將風險轉嫁到宋某身上的行為有悖社會公德,應不受法律保護,駁回茹某的訴訟請求。
律師說法:有違社會公德的合同如何評價
茹某之所以要求宋某簽訂借款合同并辦理抵押登記手續,是想轉移他與方某之間借款合同存在的風險,對方某此種借款的行為方式其也是明知的,由于方某案發,造成借款無法收回,轉而根據其與宋某簽訂的借款合同向宋某主張權利,明顯有違社會公德。《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所以,人民法院認為茹某的行為不具有積極評價意義,駁回其訴訟請求。
《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民間借貸的行為包括借款的行為、目的、手段等也應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否則借款合同的效力會遭到否定性評價或借款行為不予保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違背社會公德的借款合同怎樣認定”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違背社會公德的合同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法院可以認定合同無效。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到網絡暴力應如何維權
2021-01-26什么樣的婚姻是軍婚,國家對軍婚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0-12-31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