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調查員回避的情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家事調查員回避的情形包括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親屬的、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的意見(試行)》
20.家事調查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1)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親屬的;
(2)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
(3)與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調查的。
家事調查員有上述情形的,應當自行回避,但是雙方當事人同意由該調查員調查的除外。
家事調查員的回避由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如何申請回避呢
首先,當事人不能隨意要求審判人員回避,只能在出現了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而且審判人員又沒有自行回避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有三種:
第一,參加本案審理的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回避。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只能以當事人的資格參加訴訟,不能同時又以審判人員的資格參加對案件的審判。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的近親屬,有可能為照顧親屬的利益,影響案件的公證審理。因此須回避。
第二,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應當回避。這種情況對案件的審判涉及他個人的利益,不允許其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時,應當回避。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關系外的社會關系,如師生、同學、朋友等關系。
審判人員與本案當事人存在這些關系,有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不應該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其次,當事人如果認為審判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有上述法律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請求更換審判人員,申請可以用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申請中必須根據法律規定,說明要求他們回避的理由,法律規定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之后,法庭辯論終結之前,發現可以申請回避的事實和理由,仍然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但是,如果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時,已經知道審判人員及其他人員應行回避的事實和理由,只是在法庭辯論結束之后,認為自己可能要敗訴,才提出回避申請,其申請有可能不被給予接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家事調查員回避的情形包括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近親屬的、與糾紛有利害關系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民事案件
2020-12-24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