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欠債不還構成詐騙罪嗎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為詐騙罪。需要看有沒有不歸還的故意,數額上2000就夠了,但主觀上有時候很難界定。
二、怎樣才構成詐騙罪,即詐騙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二)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三)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四)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綜上所述,如果數額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且債務人故意不歸還債款的傾向,可以向法院起訴債務人詐騙。不過在實際問題上,欠債不還構不構成詐騙罪還是很難界定的,具體的問題小編還是建議您到律霸網進行在線的律師咨詢,詢問相關的情況再做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人壽保險的理賠和糾紛解決
2020-11-17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