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的確認
對有環境違法行為的個體工商戶(起字號的)的行政處罰,有的環保部門直接將其字號列為處罰相對人,也有的將業主列為處罰相對人,還有的是同時列明業主及字號。
同一處罰相對人有不同的列明方法只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在認定上有爭議。
環境行政處罰進入訴訟程序,起訴主體是否適格顯得十分重要。正確認定相對人的主體資格,不僅是環保部門合法行使行政職責的前提和正確處理環境違法案件的基礎,同時也是保障相對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目前,《行政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規定了公民、合伙企業、其他合伙組織、農村土地承包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等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明確賦予這些個人(組織)訴訟主體資格,對個體工商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有關個體工商戶的主體資格問題,1986年頒布實施的《民法通則》將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及個人合伙一同規定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顯然是將個體工商戶視為公民(自然人)來管理的,且法律未規定個體工商戶必須要起字號,也即是未賦予個體工商戶的字號主體資格。因此,在民事訴訟法律中也明確規定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及個體工商戶向法院起訴應當以個體名義進行,僅以其字號起訴是無法律依據的。同時,《解釋》第九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據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有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由此可以看出,個體工商戶的業主具備正當主體資格,字號只是其對外的一種稱謂而已,并不是適格主體。
在當前行政法律制度體系下,環保部門對個體工商戶進行處罰時應嚴格執行法律的規定,將業主列為相對人,有字號的注明其字號,無字號的直接列明業主即可。
工商行政處罰是現在對于個體戶的一種處罰制度,執行行政出發的時候一定要認清到底誰才是處罰主題的問題,才能進行正確的處罰,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愛在網上砸好的哦啊的熱摁釘工商行政處罰主體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車定金交了能退嗎
2021-02-22工程串標有追訴時效嗎
2021-03-19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按揭房可以贈予嗎
2020-11-09同伙殺人了自己沒動手怎么判
2021-01-05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