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法律性質的義務(作為義務)。在一個兒童不慎落入水中的情況下,岸邊任何人的有效救助行為都可以使該兒童幸免于難。在此意義上說,任何人的不救助都是該兒童死亡的原因。但是,如果認定岸邊沒有救助的任何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則明顯不當擴大了處罰范圍。只有那些在法律上應當保證不發生死亡結果的人的不救助行為,才值得作為犯罪處罰。這種處于保證地位的人,理論上稱為保證人。而哪些人屬于保證人,關鍵在于哪些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以防止結果發生的法律性質的義務。這種義務一方面要求是法律性質的義務,而不包括單純道義上的義務;另一方面要求義務的內容是實施特定的積極行為,以保證危害結果不發生,并非不實施一定積極行為的消極義務(故理論上稱為作為義務)。據此,與落水兒童沒有撫養關系的過路人不搶救該兒童的,不成立不作為犯罪,因為他只有道義上的義務而沒有法律性質的義務。反之,與落水兒童具有撫養關系的父親不搶救該兒童的,則是不作為犯罪,因為他具有法律性質的義務,而且這種義務的內容是搶救落水兒童的積極行為。由于不作為以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法律義務為前提,故需要說明作為義務的來源。
2.行為人能夠履行特定義務。法律規范與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夠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而不會強求不能履行義務的人履行義務。至于行為人能否履行義務,則應從行為人履行義務的主觀能力與客觀條件兩方面進行判斷。當履行義務面臨一定危險時,不能要求行為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履行義務。“能夠履行特定義務”不僅意味著行為人具有實施防止結果發生的積極行為的可能性,而且意味著具有防止結果發生的可能性。
3.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義務,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不作為的核心是行為人沒有履行義務,行為人在此期間實施的其他行為,并非不作為的內容,也不影響不作為的成立。不作為之所以能成為與作為等價的行為,在于它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理論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只有當不作為已經造成了危害結果時才構成犯罪。從要求不作為與作為具有等價性而言,該觀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作為是否與作為等價,并不只是取決于是否發生了結果;當刑法規定某種犯罪的成立不要求發生危害結果時,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不作為也可能成立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交通事故如何認定全責
2021-02-02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宅基地侵權糾紛答辯狀如何寫
2020-11-14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拆遷時未簽協議先交房合法嗎
2020-11-27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