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的質押合同如何認定
對無權處分情形下的合同效力問題有三種學說,分別是“無效說”、“效力待定說”和“有效說”。“無效說”認為無權處分人無處分財產的權利能力,無權處分合同欠缺主體生效要件,我國《合同法》第132條也規定:“出賣的標的物應當屬于出賣人所有或處分人有處分權”,這是一項強制性規定,違法就無效;“效力待定說”認為無權處分人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需要經過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的人或權利人追認才能生效,如果得不到追認,則合同不生效。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該學說為學界通說;“有效說”認為,無權處分合同為有效合同,無權處分的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應區別開來,區分無權處分情形下的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及英國、美國等國家均采納“有效說”。
2012年7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締約是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司法解釋采納了“有效說”,無權處分人簽訂的合同只要無其他瑕疵,則是有效的。該司法解釋與《合同法》第51條產生了矛盾,如何認定呢?依照“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來看,該司法解釋是對合同法下“買賣合同”一章的規定,屬于“特別法”,應優先適用,故無權處分情形下的合同應為有效合同。同時從促進交易的實現和保護權利人、買受人的角度出發認定為有效合同也更為合理。
首先,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交易數量更加頻繁,交易類型更加多樣,出賣人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的情形也時常出現,如果將無權處分合同認定為無效或效力待定,很多合同都面臨著“死亡”或因不被追認的“死亡危險”,不利于交易的實現和交易效率的提高。
其次,認定無權處分合同有效與否對于保護真正權利人的權利并無影響。假如交易標的物未轉移給買受人,即使買受人占有標的物,則依據物權優先于債權的原則,真正權利人可以行使物上請求權要求買受人返還標的物。假如已經登記或交付,若買受人具備了《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的全部要件,買受人將善意取得標的物。此時,真正權利人取不回標的物已成事實,就算否認合同的效力也不會對真正權利人有益。若買受人尚未善意取得標的物,則真正權利人可以基于其物權從買受人處取回標的物,即無權處分人與買受人之間合同的效力狀態對于真正權利人的利益并無影響。
再次,認定無權處分合同有效更能保護善意買受人的利益。對于買受人來說,若真正權利人已經將標的物取回,假如合同有效,買受人可以追究無權處分人的違約責任,若是合同無效,買受人只能追究無權處分人的締約過失責任。追究締約過失責任舉證就非常困難,同時締約過失責任僅賠付既得利益的損失,對可得利益的損失不予賠付,遠低于違約責任的賠付標準,這不利于保護善意買受人的利益。
最后,對于無權處分人來說,假如買受人善意取得標的物,但是還未付款,無權處分人可以要求其支付貨款,但是買受人若是主張無權處分人無請求權基礎的話則無權處分人沒有充分理由,因為該合同效力待定,如果真正權利人未追認則合同無效,無權處分人就沒有足夠的理由要求買受人付款。假如無權處分人主張依不當得利請求買受人付款,則理由不夠充分,因為買受人是基于《物權法》第106條善意取得而取得標的物所有權的,屬于原始取得,有權占有,那么無權處分人的利益將得不到保護,假如依《買賣合同解釋》第三條規定,直接認定無權處分合同是有效的,這樣既沒有損害真正權利人的利益,同時又保證了無權處分人和買受人的利益。
認定無權處分合同有效,并不能說無權處分行為有效,因為前者是債權行為,后者是物權行為。在我國民法體系中實行的是債權形式主義下的物權變動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物權變動的有因性”,債權行為是物權變動的原因,所有權轉移是物權變動的結果,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債權行為的無效必然導致物權行為的無效,但債權行為的有效并不必然導致物權行為的有效。
無權處分情形下合同的救濟
在認定無權處分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因標的物是否發生轉移而產生對買受人和真正權利人的救濟方式有所不同。
在標的物未發生轉移的情形下,真正權利人基于物權優先原則,仍然對標的物享有所有權,不存在損害其利益的情形。而對于買受人來說,其簽訂合同的目的因標的物的所有權不能發生轉移而落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定買賣雙方均不得主張合同無效,此種情形下買受人有兩種救濟方式:該條第二款規定“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標的物通過動產交付、不動產登記等方式已經發生轉移的情形下,真正權利人可以基于侵權之訴向買賣雙方主張權利,但依據買受人是否明知標的物存在權利瑕疵,其法律后果有所不同。1、如果買受人締約時不明知處分人無處分權,且已支付合理對價,則買受人構成善意取得,不負返還義務。此時,應由出賣人向真正權利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2、如果買受人締約時雖不明知處分人無處分權,但并未支付合理對價,則不構成善意取得,買受人應向真正權利人負返還義務,不能返還時,應當折價補償,同時出賣人應向買受人承擔權利瑕疵擔保責任。3、如果買受人締約時明知處分人無處分權,或者因未盡到合理的注意、審查等義務,并不構成善意取得,處分行為無效,買受人應向真正權利人負返還義務,不能返還時,買賣雙方應共同向真正權利人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4、如果買受人在締約時明知處分權人無處分權,且與處分人惡意串通損害真正權利人利益的,屬《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合同無效情形,應按照合同無效的后果進行處理,返還財產、賠償損失。
所以當我們面對到無權處分的質押合同認定問題時,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復雜的責任認定和權益保護問題,是十分麻煩的法律問題,希望大家面對相關問題時慎重處理。以上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遇到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也向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沈志龍律師,1984年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執業領域:婚姻繼承、資本與股權、刑事辯護;執業理念:專業、忠誠、勤勉、敬業、誠信、厚道、靠譜,以爐火純青的法律技術服務于當事人,竭盡全力、千方百計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沈志龍律師手機號189?4290?1144,QQ號187?2829?702?)公益律師、法援律師、金融律師、投資銀行律師、盈科優秀青年律師、盈科婚姻家事委員會委員、盈科刑事法律事務主辦律師。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銀行從業資格、保險從業資格、心理咨詢師資格。 ?婚姻繼承領域的律師服務范圍為:跨國/域?婚姻及財產糾紛爭議解決;跨國/域?繼承及遺產糾紛爭議解決?;婚戀、同居、離婚、親子關系、子女撫養等爭議解決,含代理談判、調解、訴訟;遺囑、遺贈、繼承等糾紛爭議解決,含代理談判、調解、訴訟?;婚前/后夫妻財產約定、贈與、遺囑、意定監護協議、養老協議等文書草擬和簽訂指導?;企業家家事管理,含財產/債務配置方案設計等;家族及家族企業財富管理,含管理傳承體系設計、股權架構設置、信托設計、保險配置、移民方案等?;常年私人/家族家事法律顧問服務。 ?
離婚中一方惡意舉債百萬,如何應對
2021-02-21湖南省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2-20股權轉讓
2021-03-15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公司可以隨意停售在售短期健康險嗎
2021-03-07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