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作出行政強制執行決定需經過哪些程序?
律師回答:
(一)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后,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四章規定強制執行。
(二)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履行義務的期限;履行義務的方式;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
(三)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后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四)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五十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要求當事人履行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等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經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的,行政機關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第五十一條代履行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代履行前送達決定書,代履行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據、方式和時間、標的、費用預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當事人履行,當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時,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派員到場監督;
(四)代履行完畢,行政機關到場監督的工作人員、代履行人和當事人或者見證人應當在執行文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代履行的費用按照成本合理確定,由當事人承擔。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脅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第五十二條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場所的遺灑物、障礙物或者污染物,當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機關可以決定立即實施代履行;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事后立即通知當事人,并依法作出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民能參加股東大會嗎
2021-02-06婚姻法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6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