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賠償范圍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請求賠償時需要的材料
賠償請求人向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應當提供以下法律文書和證明材料:
(一)賠償義務機關作出的決定書;
(二)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書,但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除外;
(三)賠償義務機關或者復議機關逾期未作出決定的,應當提供賠償義務機關對賠償申請的收訖憑證等相關證明材料;
(四)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在賠償申請所涉案件的刑事訴訟程序、民事訴訟程序、行政訴訟程序、執行程序中作出的法律文書;
(五)賠償義務機關職權行為侵犯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證明材料;
(六)證明賠償申請符合申請條件的其他材料。
國家補償
國家補償是國家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合法行使職權行為對公民造成的損失給予的補償。國家補償與國家賠償不同,國家賠償是國家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造成損害的行為承擔的賠償責任。《國家補償法律制度專論》作為《國家賠償法律制度專論》的姊妹篇,在借鑒國內外國家補償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國家補償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國現有的國家補償制度作了系統的闡述,對一些理論界尚存爭議的問題也作了扼要介紹和重要評析,并且在書中設立專章對土地征用補償、房屋拆遷補償以及禽流感中對養禽戶的補償等問題作了有針對性的實證的研究,并且集錄鏈接若干論文,融理論和實踐于一體,因而具有較高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當您的人身權或財產權受到損害時,希望您能通過對相關的法律的了解有效行使保衛自己的權利,準備好相關的材料并按照流程,符合申請條件時國家機關就會受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實問題
2020-12-26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在拆遷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有什么要求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