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不安抗辯權;電力市場;電費回收;供用電合同;電力經營風險
當前,巨額電費拖欠已成為束縛供電企業健康發展的沉重包袱,嚴重影響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及正常供用電秩序。面對日益增大的經營風險,適應市場變化,依法回收電費,是化解電力經營風險的根本出路。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在我國立法實踐中,為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引入了不安抗辯權制度,這對于促進供用電合同的正常履行和供用電糾紛的有效解決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給電費回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
一、不安抗辯權的概念和適用特征
一)不安抗辯權的概念
不安抗辯權,亦稱“保證履行抗辯權”,是指按照合同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如發現對方的財產狀況明顯惡化,債務履行能力明顯降低等情況,以致可能危及債權的實現時,可主張要求對方提供充分的擔保,在對方未提供擔保也未對待給付之前,有權拒絕履行。
二)不安抗辯權的適用特征
1、不安抗辯權適用于異時履行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同一合同中互負債務,存在先后履行債務的問題。不安抗辯權的行使不適用于單務合同,不適用于同時履行的合同。不安抗辯權是先履行一方行使的權利,著重于保護履行義務在前一方的利益。
2、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未屆履行期限。不能對待給付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一種現實,不必到對方已經支付不能時才允許行使不安抗辯權。后履行一方的不能對待給付,并非履行期屆滿時的現實違約,它所直接侵害的權利是先履行一方的債權期待。如果這種侵害期待債權的行為不加以調整糾正,持續到履行期屆滿,便成為現實違約。
3、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債務的危險。這里指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嚴重喪失商品信譽或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這是先履行一方“不安”的原因所在,也是不安抗辯權產生的基礎。
4、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未提供適當擔保。如果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提供了適當的擔保,則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將受到保障,不會受到損害,所以合同將繼續得以履行,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23行政處罰適用的一般時效是多久
2020-12-14調崗降薪如何處理
2021-02-26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擔保人被強制執行后如何追償
2020-11-28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