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責原則雖然是判斷責任構成的“最后界點”,但是,單憑歸責原則,還是無法合理、全面地判斷出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責任的。這就需要有較之于歸責原則更加具體和明確的責任構成要件。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的規定,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由行政主體、行政違法行為、損害后果和因果關系四個部分構成。
行政主體
所謂行政主體是指執行行政職務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其中“行政機關”包括中央行政機關(如國務院及其所屬部門)與地方行政機關(如地方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工作人員”則既包括行政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也包括受上述機關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
職務違法行為
所謂職務違法行為是指違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它是行政賠償責任中最根本的構成要件。在這個概念中,需要說明的是:(一)什么是違法;(二)什么是“執行職務”。對此,我國國家賠償法未作規定,理論界認識也不一,但從行政賠償的立法精神看,“違法”應包括違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與規章、地方性法規與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和我國承認與參加的國際公約等。“執行職務”的范圍應既包括職務行為本身的行為(如工商管理部門違法吊銷許可證和執照),亦包括與職務有關連而不可分的行為(如訊問案件時,警察刑訊逼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途中違反交通規則將他人撞傷)。
損害后果
確立行政賠償責任的目的在于對受害人受到的損害進行賠償。因此,損害的發生是行政賠償責任產生的前提。損害包括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害、物質損害與精神損害、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損害僅指物質損害與直接損害,而不含精神損害與間接損害。
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聯接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的紐帶,是責任主體對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基礎與前提。如果缺少這種因果關系,則行為人就無義務對損害后果負責。因果關系的苛嚴程度會直接影響到相對人一方合法權益救濟的范圍,我國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中的的因果關系應采取什么樣的因果關系呢?理論上歧見紛紛,但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是采用直接因果關系,即指行為與結果間存在著邏輯上的直接關系,其中行為并不要求是結果的必然的或根本原因,但應是導致結果發生的一個較近的原因,至于其關聯性緊密程度,則完全要依據案情來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
2021-01-14要約條款能否產生合同效力
2021-03-21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樣本)
2020-12-08本案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有效的嗎
2021-03-17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未婚生子會被罰款嗎
2021-01-07拘禁方式干涉婚姻自由怎么辦
2021-03-11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董某患重大疾病,投保后保險條款不予理賠引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23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