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事由,又稱消極事項,指雖然有損害發生在行政行為實施過程中,但國家對此損害卻不負賠償責任。目前,我國學界對行政損害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提出了多種標準,如有些學者認為構成要件有以下三種:⑴侵權行政行為;⑵損害事實;⑶因果關系。
有學者認為責任構成要件為以下四種:⑴侵權行為主體;⑵損害事實;⑶執行職務的行為違法;⑷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從對行政損害賠償范圍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四個基本要素:
(一)侵權行為主體。侵權行為主體作為行政損害賠償責任的要件之一,它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國家對哪些組織或個人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任何侵權行為都是由一定的主體所實施,在行政損害中,侵權行為主體要件的設定將賠償范圍限定在特殊的組織和個人所實施的侵權行為的范圍之內。
(二)行政侵權行為。行政侵權行為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國家對行政主體哪些致害行為不負賠償責任。我國學界一般認為,行政侵權行為主要是違法侵權的職務行為,同時包括在實施職務行為時發生的其他侵權行為。對于職務行為的認定標準,各國的理論研究和法律都不盡相同,這也是使得國家承擔責任的范圍大小不一。
(三)損害事實。現實生活中“損害”形態十分復雜,既有直接損害,又有間接損害;既有物質損害,又有精神損害;既有特定性損害,又有普通性損害。對于這繁多的損害,國家并非都一概負責賠償。任何國家的賠償法都只規定對一定性質和范圍內的損害進行賠償。事實上,國家通過對損害事實構成要件的取舍,可實現限定國家賠償范圍的目的。
(四)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應當是客觀的,符合理性的,而不是機械的、隨意的。在行政損害賠償中,因果關系比較復雜,它是指損害事實與行政侵權行為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了國家對因公權力的行使而受損害的人進行救濟和補救的程度。為此,對于行政賠償因果關系的認定,應當充分考慮社會責任的公平分擔及社會正義的充分體現。
行政賠償范圍的寬窄對相對人的利益有著重要影響,它決定著相對人的索賠要求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為此,在界定行政損害賠償的范圍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充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2、促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
3、同國家財政實力相適應;
4、行政效率與權利保障一致原則;
5、兼顧國家法制環境和立法趨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聚眾沒打架怎么處罰
2021-02-07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二條是怎樣的
2021-01-03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