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公司債務問題如何處理
母公司是指擁有其他公司一定數額的股份或根據協議,能夠控制、支配其他公司的人事、財務、業務等事項的公司。母公司最基本的特征,不在于是否持有子公司的股份,而在于是否參與子公司業務經營。子公司是指一定數額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協議被另一公司實際控制、支配的公司。
在通常情況下,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通過有限責任原則成立的在法律上相互獨立的法人實體,它們相互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在經濟上,它們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資金、技術、品牌、高層管理人員以及發展戰略上,母公司都控制和管理著各子公司,但一旦發生債務關系,根據法人有限責任原則,卻只能由各該子公司獨立對其債務負責,母公司不承擔責任。這樣,如果子公司破產,而其破產財產又很少,子公司債權人基本上得不到償付的情況下,他們能否就母公司的財產提出債權要求,就成了一個非常復雜而又難以處理的法律問題。
我國《公司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可見,我國公司法對母公司與子公司的債務責任關系問題是持二者相互獨立說,即母公司和子公司在法律上互相獨立,各為獨立的法人,各自獨立承擔其責任。也就是說,我國公司法在母子公司的債務責任關系上仍堅持有限責任原則,并沒有作出例外規定。
如上所述,對于母公司與子公司間的債務責任關系,或者如中國般堅守有限責任原則,或者如英美等國般采用有限責任原則的例外即“揭開公司面紗”理論,或者如德國般對公司集團的責任關系作出列舉式直接立法規定,都有其可取之處,但它們或者失之偏頗,或者有悖市場經濟的主體獨立精神,都沒有妥善解決母子公司間的債務責任關系問題。
從民法的基本原理出發,首先應當明確的是,不管是母公司的債務責任還是子公司的債務責任都是一種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最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違約責任,一是侵權責任。違約責任是合同當事人因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它是一種基于合同而產生的以補償性為主要性質的民事責任。侵權責任則是侵害他人財產或人身權利依法應在民事上承擔的法律后果,它與違約責任共同構成民事責任的體系,但二者之間有本質上的區別。子公司因其經營行為而發生的債務責任關系,一般而言,既可能是違約責任,也可能是侵權責任。鑒于違約與侵權這兩種責任本質上的不同,對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債務責任關系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應區別分析。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發生債務關系的時候也是需要簽訂合同的,并且這個債務關系是需要進行償還的,如果有一方違約同樣也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傳銷的查處舉報機關有哪些
2021-02-28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