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行為是怎么構成的
一是造成損害后果或即將發生損害后果,即侵權行為給商標權人已經造成損害或者即將造成損害,可表現為產品銷量下降,利益的減少或者商標信譽降低等。
二是行為違法性,即行為人未經許可,也沒有其他法律依據而客觀上行使商標權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
三是損害后果與違法行為有因果關系,即損害后果是由違法行為直接造成的。
四是主觀上的狀態,包括有過錯和無過錯兩種。
一般情況下,行為人非法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反向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在認定是否侵權時以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為要件;而對于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認定是否侵權時不以行為人主觀上過錯為要件。
根據我國商標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具體侵害商標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是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又稱使用侵權。
二是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即屬流通領域的商標侵權行為,又稱銷售侵權。
三是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又稱為商標標識侵權。
四是未經商標注冊人的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在國外稱為反向假冒行為。
五是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對“近似商標”的認定通常應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兩個商標所使用的商品或服務是否相同或相類似;二是兩個商標的標識的主體部分是否相近似。具體認定以普通消費者的一般注意力作為評判的主觀標準,并采用整體比較與商標顯著部分比較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判斷。實踐中多以商標的音、形、義三個要素考察。即讀音是否相同;外形是否相近,是否可能導致普通消費者直觀上的誤認;意思是否相同等來判斷。如果有一個以上的因素相同,并且可能造成混淆,基本可以認定為近似商標。
商標侵權行為表現形式多樣化,評判時必須針對具體行為,依據法律規定,運用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及認定要素綜合分析,方能做出正確的認定。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會見一次多少錢
2020-12-11賣方贈與的產品有瑕疵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如何劃分
2021-03-06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