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由誰申請
工傷認定申請主體有三類:一是職工所在單位;二是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三是工會組織。
(1)職工所在單位。由于工傷保險實行的是雇主責任原則,因而在工傷保險方面,雇主承擔了許多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工傷事故發生或者職業病被確診之后,為了及時搶救受傷職工,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單位的安全生產,有必要要求職工所在單位承擔首要的工傷申請義務。工傷職工所在單位的申報時間限定為在事故發生或職業病被確診后的30天以內。只有在特殊情況下,經過勞動保障部門的同意,才可以將申請時間延長。
(2)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申請工傷認定是工傷職工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工傷職工獲得工傷保險待遇的基本前提。為了充分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限申報職工工傷認定的申請,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在1年內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傷害性質認定申請,這一申請時限遠遠長于所在單位的申請時限。
(3)工會組織。工會作為維護職工權益的群眾組織,幫助受傷害職工及時進行工傷認定申請,是工會組織的一項重要義務。
由于用人單位故意拖延申報工傷時間,導致職工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無法認定工傷。法院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據相關法規,判決用人單位賠償職工應享受的工傷待遇。
工傷保險請求權和民事賠償請求權是兩個不同的請求權,任何法律法規沒有從實體上否定工傷職工的民事賠償請求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應當解釋為是一種程序性的規定,即當出現工傷事故時,受害職工應當先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按《工傷保險條例》無法獲得賠償時,才能按民事侵權進行處理。
地方性法規-《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妥善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中也規定:妥善處理未經工傷認定的工傷保險賠償糾紛。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勞動者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無法認定工傷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能夠認定勞動者符合工傷構成要件的,應當判令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給予賠償。綜上,如果發生過了工傷認定期限的情形,可以向法院起訴。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大家肯定已經知道哪些可以申請工傷認定了。在工作中如果我們真的不小心發生了意外,那么我們一定不能忍氣吞聲,一定要與用人單位進行合理的交涉來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如果兩方不能意見一致的話,建議大家用法律的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摘取節育環致死應當如何量刑
2021-02-01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