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的朋友幫別人買掉出租公司的車,請問這會被定什么罪名嗎。他不知道是出租公司的車,以為是車主的,誰知道車主是租出租公司的車,讓他幫忙轉賣呢,這嚴重嗎?
答:問題涉及到犯罪構成的問題。所謂犯罪構成,是指依照我國刑法規定的,決定某一具體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須的一切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的有機統一。簡單地說,就是判斷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問題。犯罪構成包括四個方面的要件,即行為人的主體方面要件和主觀方面要件,以及客體方面要件和客觀方面要件,行為人的行為必須同時具備犯罪構成四個要件的犯罪特征才構成犯罪,否則,即使行為人給別人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也構不成犯罪。
主體方面是指構成犯罪所要求的行為人必須具有一定的資格或條件,譬如年齡、精神狀態等等。
主觀方面是指構成犯罪所要求的行為人對犯罪結果的主觀認識或追求的心理狀態,比如犯罪目的、犯罪動機。主觀方面分為故意和過失兩大類。
客體方面是指犯罪行為所破壞或者說侵害的由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譬如婚姻家庭關系,社會管理秩序等等。
客觀方面是指構成犯罪所要求的,行為人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可以由外界判斷的客觀狀態。主要是指行為人犯罪的行為以及犯罪行為所產生的后果,譬如故意傷害犯罪行為造成受害人的身體健康損害、故意殺人犯罪行為非法剝奪了他人的生命等等。客觀方面有時還包括犯罪時間和地點等等方面的因素。
你所提的問題涉及到犯罪構成四個方面中的主觀方面的要件問題,犯罪構成主觀方面的犯罪特征要求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有犯罪的故意(包括過失),譬如說有給別人的人身或者公私財產造成損害的故意,即有危害社會的故意。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或者過失,即使行為人給別人的人身或者公私財產造成損害,也構不成犯罪。
若如你所說,你的朋友并不知道汽車是出租公司的,而以為是這個“別人”的,你朋友本意是幫這個“別人”把汽車轉賣掉而已。這樣的話,很明顯你的朋友是受到這個“別人”的蒙騙,而“幫”這個“別人”把出租公司的汽車賣掉的,由此可見,行為構成犯罪的正是你朋友幫忙的這個“別人”,而你的朋友在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因此其行為構不成犯罪。
不過,雖然你的朋友在行為上構不成犯罪,但他的行為畢竟給別人的財產造成了損害,根據民法規則,你的朋友必須與這個“別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在這個“別人”未能履行賠償的情況下,你的朋友有給出租公司全額賠償的責任,你的朋友給出租公司賠償之后,有權向這個“別人”如數追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行政拘留了怎么辦
2021-03-10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