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上泄漏別人隱私犯法嗎(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有民事責任。搜集證據,報警后,調解不成,到法院起訴,主張侵權賠償。侵權者行為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二、個人信息遭泄露后的風險和危害
1、垃圾短信、騷擾電話、垃圾郵件源源不斷。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個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電子郵箱可以每天都會收到十幾封垃圾郵件,也是以推銷為主,而且還是些亂七八糟且沒有創意的廣告,還可能會經常被陌生人打過來,有推銷保險的,有推銷裝修的,有推銷嬰兒用品的。
2、冒名辦卡透支欠款。有人通過買來你的個人信息,復制你的身份證,在網上騙取銀行的信用,從銀行辦理出各種各樣的信用卡,惡意透支消費,然后銀行可能直接將欠費的催款單寄給了身份證的主人。
3、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個人信息,進行違反犯罪活動,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傳喚或被法院傳票通知出庭。
4、賬戶錢款不翼而飛。有些不法分子辦一張你的身份證,然后掛失你的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賬戶,然后重新補辦你的卡,再設置個密碼,如果你長時間不使用銀行卡,里面的錢款說不定已經不翼而飛了。
5、個人名譽無端受毀。個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與你有關。別人冒用你的名義所干的一切壞事都歸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費心周折得個清白,但再怎么說你的個人名譽還是受到了破壞。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網上泄漏別人隱私犯法嗎?不管以哪種方式泄露他人隱私,這種行為都是屬于違法的,當事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法律代價。律霸網上面有許多能夠幫助普通人進行維護隱私權的律師,有需要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協議約定有效,應當承擔支付退伙人投資款和利潤責任
2021-03-21雇傭童工是否違法
2020-11-12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31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