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權如何計算民事賠償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非法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被侵權人可以要求對方賠償損失,賠償以實際造成的損失為準,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依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綜合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侵犯姓名權的構成要件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2)盜用他人姓名。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權利主體、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3)假冒姓名。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
2、行為人的過錯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為要件。行為人故意的情況下,其行為構成侵害他人姓名權,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他人的名字弄錯,不應認定為侵害姓名權。在實踐中,我們一概以故意實施的行為即構成侵犯姓名權,過失則不構成侵害姓名權,在侵害姓名權的訴訟中,原告只要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有過錯,而被告是否存在過錯,則要由被告自己舉證加以證明。
3、損害后果
侵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就可以認定已經造成了損害后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別的損害事實,即可主張權利。
4、侵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并無實質差別,但是由于侵害姓名權的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合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非法侵犯公民姓名權的,被侵權人可以要求對方賠償損失,賠償以實際造成的損失為準,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依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綜合確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會通知去拿定責書嗎
2020-11-17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區別在哪里
2021-01-13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酒店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2-16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