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咨詢:
有一些多年以前的固定資產,當時采用一次性費用的方式購買,沒有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和攤銷,也沒有進行納稅調增處理。現在如果盤盈的話,其實就算入固定資產,也應該過了攤銷期限了,是否存在稅務追溯,追究以前未調整的風險?
律師解答:
1、企業如果多年以前購進的固定資產,“當時采用一次性費用的方式購買,沒有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和攤銷”,屬于前期差錯。會計上應當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
對于前期差錯的稅務處理,稅法上雖然沒有明確,但從現行所得稅申報表可以看出,應納稅所得額是從會計口徑下的“利潤總額”為調整起點,所以實務中也是通過會計差錯調整實現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影響。
2、納稅人上述行為造成稅款未按期入庫,可能還會產生補征“滯納金”風險。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
第三款規定,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法規期限的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國務院令2002年第362號)第八十三條規定,稅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補繳和追征稅款、滯納金的期限,自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繳未繳或者少繳稅款之日起計算。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醫療事故中患者承擔的舉證責任
2021-01-27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