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警察侵犯個人的隱私權我們是可以可以先向當地派出所上級機關某某公安局行政科投訴該民警,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狀。但是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法院將不會對此案件進行受理。
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起訴警察違法辦案,不能直接起訴警察,警察的執法行為是執行職務,所以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相關規定,當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侵犯普通公民的合法權益,警察所屬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所以警察違法辦案,不可以起訴警察本人。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警察侵犯個人的隱私權我們是可以可以先向當地派出所上級機關某某公安局行政科投訴該民警,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狀。但是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法院將不會對此案件進行受理。若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要注意的十大細節是哪些
2021-03-02企業破產后還有勞動關系嗎
2020-11-11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