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地賠償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占地賠償款一般是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原因如下:
1、土地補償款的取得具有人身專屬性,不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資格的人,不應享有土地補償款的分配
認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屬于其個人財產的前提條件——該財產須具有人身專屬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之規定,只有具備本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的人方可取得土地補償款,夫妻一方因具有本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補償款是對夫妻一方因土地征收、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一種補償,具有專屬于特定人身的性質。
2、從保護失地農民角度來說,土地補償款應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
根據《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百四十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征收組織、個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征收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從立法目的解釋來看,土地補償款的實質是對失地農民今后的一種生活保障和主要依靠。土地對于農民來說,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從一定程度上講,它是農民最大和最后的保障,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補償款實質是對失地農民這一特定身份人群的一種生活保障,是失地農民今后生活的主要依靠。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 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有關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和認定情況在法律上已經明確進行了規定,而對于征地補償的情況,是屬于對當事人的土地所有權的補償,不具備該土地使用權的公民顯然是不可以獲得賠償的,所以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是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
夫妻共同財產被抵押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婚前房子要怎么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婚后買房寫女方名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交易合同上沒有注明時間怎么辦
2021-03-13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聘書具備書面勞動合同的效力嗎
2021-01-21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怎樣舉證夫妻分居兩年
2021-01-10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