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比比皆是,似乎鑒定建筑好壞的前提條件就是這樓的高度是多少,高樓的聳立不僅使城市缺乏文化底蘊,更要命的是它還成了意外殺手,近幾年高空墜物傷人的事多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那么,高空墜物砸破玻璃傷人怎么辦,歸責原則是什么,小編今天為你解答。
關于建筑物上的侵權糾紛案件時有發(fā)生,如何確定高空墜物案件的侵權責任?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在高空墜物傷人案件中,如果能夠確定具體的責任人,那么就屬于一般侵權行為。在不能確定具體責任人的時候,則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區(qū)分為高空墜物致人損害和意外事件。在具體的案件適用過程中,關于高空墜物致人損害責任的認定以及歸責原則、責任承擔等都需要明確界定。
一、高空墜物砸破玻璃傷人案件的歸責原則
在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案件中,“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并不是對當事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的推定,而是對于高空墜物的侵權行為本身和損害事實之間因果關系的推定,不能把因果關系與當事人的主觀方面混同起來。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案件的歸責原則應當是無過錯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基于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加害人對其行為造成的損害沒有過錯也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在高空墜物案件中采用無過錯原則有利于保護受害者的權益,促進案件的順利開展。雖然會牽涉到無辜的業(yè)主參與到訴訟中去,但是通過其他業(yè)主的行為能夠更好更快地推動案件的進展,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加害人。
其他業(yè)主也并不是直接對受害人進行賠償,而是在不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時候才承擔補償責任。他們可以通過積極地尋找線索發(fā)現(xiàn)加害人,或者用證據(jù)證明自己當時不在現(xiàn)場或墜落物與自身無關而免予承擔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以“乃是在于對不幸損害之合理分配”為基本思想的,這正是《侵權責任法》第87條所體現(xiàn)的精神內涵,同時也為第87條規(guī)定提供了責任分配的依據(jù)。
二、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案件的責任承擔
1、責任主體
《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相較于建筑物的全體使用人,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擔責排除了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主體,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體現(xiàn)了公平原則。而且,通過第87條的規(guī)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shù)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fā)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guī)定還是比較合理的。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guī)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2、責任類型
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承擔何種責任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他們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原因如下:
(1)連帶責任過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責任,達不到息訴的目的且不利于社會安定。
(2)有違公平原則。公平是相對的,雖然要多數(shù)“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為某個人的行為承擔責任有失公平,但為了平衡各方利益,就要通過制度設計來確保損害的最小化。因此,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連帶責任,則會讓真正的加害人逍遙法外,使得正義無法實現(xiàn)。
(3)連帶責任將導致內部之間求償權的無法實現(xiàn)。在一人承擔連帶責任全部賠償后,其他人可能會互相推諉,導致新案件的產(chǎn)生,客觀上增加了法院的負擔。
綜上所述,“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承擔按份責任較妥。按份責任可以減輕壓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補償。同時,通過“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動提供證據(jù)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以縮小加害人范圍,經(jīng)濟上的驅動更能刺激他們作證的義務。另外,按份責任的承擔也可以起到預防類似案件發(fā)生的作用。
3、免責事由
《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在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時,除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因此,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確定是否免除當事人的責任。
(1)“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確定了具體的侵權責任人。相較于被害人來說,可能加害人與實際加害人同住一棟建筑物內,對于建筑物的情況較為了解,具有地理優(yōu)勢和人脈優(yōu)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找出實際加害人來免除自己的責任。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舉證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赡芗雍θ丝梢蕴岢鲎C據(jù)證明自己于侵權行為發(fā)生時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內或傷人物品不可能歸屬自己從而在時間上或客觀方面免責。
(3)不可抗力。《侵權責任法》第29條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因此,在發(fā)生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時,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墜落,即便查明了墜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擔責,那么在無法查明具體侵權人時更應當免除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責任。
現(xiàn)在在我們的城市,樓房的高度是越來越高,高空墜物砸破玻璃傷人的案件時有發(fā)生,面對這類問題。首先得自己注意,當我們走在街道旁時盡量不要走高樓的街道,如果不幸發(fā)生,第一步得找到責任主體,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高空墜物傷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高空墜物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誰承擔高空墜物舉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瀆職罪的立案標準
2020-12-23被侵權人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0-11-20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個人簽的借款協(xié)議有效嗎
2021-01-30如何解除收養(yǎng)關系
2020-12-15買賣二手房違約法院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16先予執(zhí)行多少天
2021-03-11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zhí)行
2021-01-03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情形有哪幾種
2020-11-22企業(yè)停產(chǎn)職工離職的經(jīng)濟補償
2021-02-16“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產(chǎn)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財產(chǎn)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企業(yè)固定資產(chǎn)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