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法》第25條規定:“損害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協商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確有困難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
上述規定的是一次性賠償與定期金賠償規則。對于人身損害的實際賠償數額是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審理中的一個核心,也是司法實踐中難以把握的一個難點。《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對實際賠償數額的確定作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對實際賠償金額的一次性給付方式也作了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131條以及本解釋第2條的規定,確定第19條至第29條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18條第1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侵權責任法》第25條借鑒了這一經驗,明確規定“協商不一致的,賠償費用應當一次性支付”。
人身損害賠償中,賠償義務人對賠償權利人遭受的全部損害,包括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都應當進行賠償,基本上實行一次性給付的賠償方式;而對于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以及枝扶養人生活費等所失利益,由于其系將來的利益損失,各國在對此賠償實行一次性給付還是定期金給付上存在差異,主要做法有:
(1)絕對的一次性給付;
(2)以一次性給付為原則,而以定期金給付為例外;
(3)以定期金給付為原則,而以一次性給付為例外;
(4)采取一次性賠償還是定期金賠償,由法官自由裁量決定。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給付方式有一次性給付賠償與定期金賠償兩種方式,《侵權責任法》對此予以確認,明確規定在人身損害賠償中,首先采取協商方式確定;協商不成的,采取一次性給付賠償的原則;一次性賠償有困難的,也可以適用定期金賠償。因此《侵權責任法》采用的是“以一次性給付為原則,以定期金給付為例外”的賠償方法。
一次性給付賠償,即把將來的多次賠償一并計算,在現在作出一次性賠償,使這一損害賠償法律關系因一次性賠償完畢而即時消滅,而不論被侵權人的生命時間長短,只按照當地的平均壽命計算。這也是我國通行的人身損害賠償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拆遷沒有協商有強制評估嗎
2021-03-11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征收范圍內的無證房,有拆遷補償款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