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經濟糾紛申請逾期不答復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調解機構收到申請書后向被申請人發出調解申請書,被申請人逾期不答復的,視為不同意調解。
《商業經濟糾紛調解試行辦法》
第十四條?調解機構收到申請書后,經審查,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應當在五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在收到申請書副本后五日內用書面答復是否同意調解。對不符合規定的或者被申請人答復不同意調解的,調解機構應當自接到申請書或答復書之日起七日內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被申請人在收到申請書副本后逾期不作答復的,應視為不同意調解。
立案調解的意義
1、有利于充分表達當事人的意愿,是當事人意思自由最大化的表現。調解制度就是訴訟制度中意思自由的保證,它比判決程序更加靈活,更加人性化,允許當事人自由說話,適時表達、補充、變更自己的想法,以商量的方式解決問題,當事人在沒有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干擾下所表達出的意見更加合理和切合實際,更加有利于矛盾的解決。
2、程序簡單,方式靈活,利于迅速解決矛盾,節省司法資源。訴訟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但實際上無論普通還是簡易程序都要經過庭前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等環節,普通程序對案件的調查了解更要求細致入微,證據收集更加全面準確,一次開庭難以解決的還需多次開庭,對審判人員的人數要求也有更多規定,所以一場訴訟進行下來,當事人和審判人員都是相當疲勞的,相比之下,調解程序靈活,可以快速、簡便、經濟地解決糾紛,緩解當事人的訟累,降低訴訟成本,達到辦案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3、當事人在調解中達到雙贏。調解減少了訴訟程序的對抗性,提倡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友好合作,允許當事人商量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有利于在解決民事糾紛時維護雙方當事人的長遠利益和友好關系。
4、避免執行中的困難,實現調解與執行的有機統一。再合理的判決,如果不被當事人所接受,那么在最后的執行階段必然困難重重,甚至可能由于一方的抵觸規避,使得判決成為一紙空文,這明顯有悖于法制建設的初衷,妨害法治社會的形成,所以審判人員有必要抓住一切可能進行調解的時機,適時的對案件進行調解,得出為雙方當事人所樂意接受的結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調解機構收到申請書后向被申請人發出調解申請書,被申請人逾期不答復的,視為不同意調解。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要是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怎么辦
2021-03-23商業貸款交納哪些稅費
2020-12-27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上市公司是什么
2021-02-28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