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額賠償又稱限制責任,是指法律對某些領域的損害賠償限制其最高數額,從而限制責任方的賠償責任。限額賠償源于無過錯責任的理論,其與責任保險制度具有密切關系。臺灣民法學家王*鑒曾言:“關于危險責任,應否限制其賠償數額,系立法政策的重大問題。”我國立法深受德國法的影響,德國對于無過失責任采用特別立法方式,其共通的是設最高賠償限額及排除撫慰金請求權。
我國民法通則第123條對高度危險作業造成的人身損害適用無過錯責任作出了明確規定,但就危險責任的限額賠償規定而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出臺之前,我國僅在一些專門法中作出過規定。如海商法第117條明確對“承運人在每次海上旅客運輸中的賠償責任限額”予以了規定,航空法第128條、129條對“國際航空運輸承運人的賠償責任限額”予以了明確,并授權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制定“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的賠償責任限額”。于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定》第3條規定:“對每名旅客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40萬元”。
鐵路運輸人身損害之限額賠償,是指在鐵路運輸過程中發生了鐵路行車事故及其他鐵路運營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時,鐵路運輸企業應負擔的賠償的最高數額。我國關于鐵路運輸人身損害限額賠償的規定,最早出現于1994年8月30日鐵道部發布的《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第5條,即“鐵路運輸企業依照本規定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對每名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四萬元。”同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第3款規定:“1994年9月1日以后發生的旅客傷亡賠償責任范圍適用國務院批準的《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
于是,鐵路旅客人身損害限額賠償制度得以確立,《規定》被司法實踐廣為適用。直至2007年國務院公布《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時,《規定》才被廢止,為條例第33條“事故造成鐵路旅客人身傷亡和自帶行李損失的,鐵路運輸企業對每名鐵路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15萬元,對每名旅客自帶行李損失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2000元”的內容取代。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侵責任法》》第77條規定:“承擔高度危險責任,法律規定賠償限額的,依照其規定。”這是我國法律對限額賠償作出的最新規定。
有觀點認為,依據立法法,人身權屬于民事基本制度,在民事損害中規定賠償的限額,是法律的權限,應由法律作出規定。在我國鐵路法既未提及對鐵路人身損害賠償應予限額,亦未授權國務院主管部門制定限額規定的情況下,《條例》自行規定限額賠償內容,此種做法是否妥當,值得商榷。有觀點認為,盡管《條例》為司法實踐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依據,但其表現出的部門、行業保護主義也成為受害人公正索賠的障礙,為司法公正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村委會有權決定土地流轉的收益嗎
2020-12-13租房開酒店,如何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11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