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取名決不可輕視,公民姓名權也遠非《民法通則》一句籠統的話能保障的。我國公民姓名的獲取基本上是約定成俗,取名時一些超常規的做法常常出現,往往帶來許多新問題。
首先,公民出生后什么時侯必須取名字?其名字由誰給予?公民在成年以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這個時侯,如果取的姓名不合自己的意愿,有沒有權力改變自己的名字?
其二,公民的名字是否必須由姓和名構成?姓氏是跟父姓?還是跟母姓?或可以另取一個?如果其父母在為孩子決定姓氏時產生爭議怎么辦?
第三,名字的長短及字數有必要限定嗎?如果姓名字數太長,顯然是對記載媒體資源的浪費,也不符合民族習慣,用起來極不方便。再有,如果名字取字不加限制,一些生僻字已異體、淘汰的漢字有可能出現在名字中,這必然會與現代漢字的標準化、規范化要相違,也給計算機數據帶來麻煩。
第四,名字的組合要不要受約束?如果太任意、隨意、會不會導致其他負面效應?如名字含有民族歧視、封建、迷信等內容么怎么辦?有報道說,北京一萬姓男子中年得子,給兒子取名為“萬-歲”,同時又擔心,沒有人原意這樣叫他怎么辦,到申請報戶口時,萬先生發現,自己也未用“萬-歲”來稱呼孩子。因為起名叫“萬-歲”太沉重,最后只好另改名。
另外,公民名字的變更,網名、筆名的規范使用等問都需要法律給出明確的回答。因此,國家應盡快出臺〈〈姓名法〉〉,既是充分保障公民的人身權的迫切需要,也是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倡導健康、有序的姓名文化的時代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勞務糾紛怎么調解
2021-02-28不負責任延誤救治造成患者死亡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0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