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公民有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達個人見解和意愿的自由.它包括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指公民享有選舉與被選舉為國家權力機關的代表或者某些國家機關領導人的權利.它包含三方面的內(nèi)容:
1)公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公民有被選舉為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權利;
3)公民對被選舉的代表享有監(jiān)督和罷免的權利.
2、我國憲法規(guī)定,除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外,所有的年滿18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受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和居住期限的限制.
(二)言論自由
1、言論自由是指公民享有憲法賦予的通過口頭、書面、著作及電影、戲劇、音樂、廣播電視等手段發(fā)表自己意見和觀點自由權利.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狹義的言論自由是公民在公共場所發(fā)表意見或者討論問題的權利;
2)廣義的言論自由則既包括在公共場所發(fā)表意見和討論問題的權利,還包括出版自由、學術自由和新聞自由等權利.
2、言論自由作為近現(xiàn)代憲法上一項重要的公民權利是資產(chǎn)階級干革命的產(chǎn)物.1776年美國弗吉尼亞州憲法最早規(guī)定了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1789年法國的《人權宣言》宣布“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利之一,因此,每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的自由”.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也同樣重視言論自由,我國建國以來的歷部憲法都將言論自由作為公民的一項權利寫入憲法之中.
3、言論自由人作為公民的法律權利,其核心是指國家的任何立法與行政活動都不得剝奪公民的言論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絕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幾種:
1)保護個人不受誹謗或者對權利的其他分割;
2)維護社會道德水準的需要;
3)當國內(nèi)發(fā)生暴力或者騷亂行為時維護社會治安的需要;
4)當外敵入侵時為捍衛(wèi)國家安全的需要;我國憲法第51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權利和自由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具體表現(xiàn)為在行使權利和自由時:
1)不得用言論進行反革命宣傳、反革命煽動;
2)不得用言論進行誣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動;
3)不得用言論侮辱、誹謗、詆毀其他公民的人格尊嚴.
4、對于言論自由的限制范圍、限制方式,許多國家都制定有專門的法律加以調(diào)整,如新聞法、出版法、誹謗法、廣播法等.憲法學將各國不同的法律限制方式分為預防制和追懲制兩種:
1)預防制是事前限制,即所有的演說、出版等行使言論自由權利的行為在表達以前要受一定的國家機關的干預和審查,前者只有通過后者的審查才能實現(xiàn)其表達言論的意愿.
2)追懲制是事后限制,即所有的言論與出版不受事前的審查,都事先被假定為可以行使,只有在表達言論后構成違法的才依法定程序予以制裁的制度.英國、美國等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國家都實行這種制度.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wǎng)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違約金的責任
2021-01-25醫(yī)療損害責任認定只適用哪些情形
2021-02-23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zhí)行會怎樣
2021-03-02訴后財產(chǎn)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男方出軌離婚財產(chǎn)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沒交物業(yè)費被物業(yè)起訴怎么辦
2020-12-03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企業(yè)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企業(yè)停產(chǎn)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離婚時的經(jīng)濟補償 經(jīng)濟補償數(shù)額的確定
2021-03-06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