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主體,是指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受害人和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加害人。從法律角度來講,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主體可分為賠償權利人和賠償義務人兩種。
(一)賠償權利人。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學生、依法由受害學生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學生的近親屬。在學校遭受人身損害的學生,既有在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的幼兒,在小學學習的小學生,也有在中學學習的初、高中青少年和在大學就讀的成年人大學生。我國法律規定,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滿十八周歲的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在校學生除大學生外一般都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賠償權利人,應是遭受人身損害的學生、依法由受害學生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學生的近親屬。這一范圍內的人有權向加害人提出民事賠償要求,也有權以原告的身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人民事訴訟。未成年學生遭受人身損害所提起的民事訴訟,其監護人應為法定代理人,所有民事訴訟行為均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
(二)賠償義務人。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學生人身損害事故發生后,只有正確確定賠償義務人,才能使糾紛得以順利的解決。在糾紛處理實踐中,不同原因引發的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其實際賠償義務人也不相同。
學校與學生之間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學校對學生負有教育、管理和保護的義務。學校未盡管理和保護義務,是承擔賠償責任的前提。在學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如果學校確無過錯,學生也沒有過錯,可以適用公平原則,讓學校和學生的監護人適當分擔民事責任。學校承擔民事責任,一般應以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為界定標準,在某些特殊場合,如學校組織學生到校外參觀或者參加體育比賽,學校也應承擔責任。在認定學校過錯上,應對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區別對待。對幼兒園,要求其盡最大義務去履行自己的注意義務;在中小學里,則對學生要求相對嚴格;對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大學生,學校僅對校屬設施負有注意義務,對學生之間引發的人身損害,則不承擔賠償責任。
學生進入校園后其監護權并沒有轉移給學校,學校只是行使了與教學有關的教育管理職責。所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造成其他學生人身損害的,仍然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職責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
綜上所述,在校學生人身損害糾紛發生后,如果是學校一方的過錯,那么學校應為單獨的賠償義務人;如果是因學校未盡到管理和保護義務,但損害事實是由加害學生引起的,那么加害學生的監護人和學校應為共同的賠償義務人;如果學校完全沒有過錯,損害事實是由加害學生全部責任引起的,那么加害學生的監護人應為單獨的賠償義務人;如果學校和學生均無過錯,那么可以按照公平原則,學校和與事故有關的學生監護人可成為共同的補償義務人;教師履行職務的行為應視為學校行為,因教師體罰學生等引發的賠償糾紛,應由學校承擔民事責任,學校是單獨的賠償義務人;教師只有因教學活動以外的原因實施侵害行為的,才能成為賠償義務人。學校承擔的賠償責任與加害學生監護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因它們性質不同,所以兩者不可構成連帶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