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居住權和產權的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居住權,用益物權的一種,指對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屬設施占有、使用的權利。
產權是經濟所有制關系的法律表現形式。它包括財產的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
2、取得方式不同
產權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取得:
1)購買取得。
2)建設取得。
3)受贈取得。
4)抵押取得。
5)繼承取得。
居住權取得方式
1、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權。如承租人依租賃合同而取得對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權。
2、直接依法律的規定取得居住權。如未成年子女對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權。
3、依遺囑等法律行為取得居住權。房屋所有權人可通過設立遺囑的方式為他人設定居住權。
4、因取得時效的經過取得居住權。
3、權力內容不同
1)產權制度包括財產的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
2)居住權的基本內容包括:
①對房屋的使用權;
②收益權,即在自身和家庭需要的范圍內取得房屋收益的權利;
③物權請求權之保護的權利,即居住權人對房屋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為實現該權利,居住權人有排除所有權人和第三人妨害的權利。
二、關于居住權的最新規定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實施)
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人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條,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第三百六十八條,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六十九條,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條,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百七十一條,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其實居住權理解起來也非常的簡單,最常見的居住權就是承租人對租賃房子的居住權,雙方有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賃合同的情況下,如果產權人不搬離房子或者房子被其他人占有的,居住權人是有權利通過司法途徑維護本人的權益的。
房改房居住權指的是什么
享有離婚居住權什么意思?
居住權跟撫養權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有房,婚后再買房算不算二套房
2020-12-15中止探望權的管轄是怎樣的
2021-03-25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