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4日《人民法院報》第4版登載的“雇員受傷由誰負責”一文(以下簡稱雇文),大意為無施工資質的李某從建筑公司分包一些工程后,一木工隨其到建筑工地做工,施工時,木工受傷。作者認為,木工系工傷,因逾期未申請工傷認定,已過申請仲裁時效,當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另因李某與建筑公司系分包關系,李某無力承擔的,由建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本人認為,雇文中的部分說法與現行規定有所沖突,容易對讀者行成誤導。
首先,勞動關系和雇傭關系屬于不同性質的兩類法律關系,前者體現的是勞動者與勞動用工方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后者體現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應分別由勞動法和民法規范加以調整。如果用工者是私營企業、三資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時,因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它們與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雇傭性質,這時的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在外延上既會發生并列和交叉,但交叉之處的雇傭關系因受《勞動法》這一特定的法律規范加以調整,已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雇傭關系了,它已成為法律上的勞動關系。雇文先是認定木工系工傷,應作工傷處理,同時又認定木工作為李某的雇員,應由李某及發包人建筑公司共同承擔責任,其對一個用工同時認定為雇傭和勞動關系并進行相應處理,有所不妥。
其次,工傷認定與仲裁時效無必然的因果關系。工傷認定是發生工傷的職工享受工傷待遇的前提條件,當事人被確認工傷后,才能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沒有工傷認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主張工傷待遇會缺乏事實依據,其影響的是實體權利。我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根據該條款,如果當事人未申請工傷認定,但其認為構成工傷,為此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且在爭議發生后的60日內直接申請勞動仲裁,主張工傷待遇,我們又如何以當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為由,認定其申請仲裁超過了期限呢?
第三,對逾期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之說沒有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從上述規定也可以看出,工傷的處理和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的處理分別適用不同的處理機制,工傷不能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反之,一般性人身損害賠償也不能按工傷處理。
綜上所述,雇員受害不能等同于工傷。雇員在勞動過程中受到傷害,必須確認其是否屬于工傷,工傷與和一般性人身損害賠償應當按不同的程序適用不同的法律進行處理,二者不能轉化,更不能混為一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超越職權侵害公民權益如何維權
2020-11-15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