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
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
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條
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后又基于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第八條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販毒量刑標準2020年是怎樣的
2021-03-04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土地承包的的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