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復函》:“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對死者近親屬所支付的賠償。獲得空難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而非死者。故空難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據此,在司法實踐中都將死亡賠償金認定為是對死者近親屬的賠償,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而非死者遺產。
我們認為將死亡賠償金認定為死者遺產更為合理,原因有三點: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本條規定的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方法采用的是“繼承喪失說”。該學說認為,侵權人致人死亡,不僅侵犯了死亡的生命權,同時也造成了如果死者還生存,其有生之年所取得的財產損失。死亡賠償金就是對死者應當取得的,但是因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致死而沒有取得的財產進行賠償。由于人的壽命不能預測,因此有生之年應當指的是人的平均壽命減去死者的實際壽命,這個期限也應當是死亡賠償金的計算年限。例如:死者30歲,人均壽命是71歲,賠償年限為:71-30=41年。但是我們國家采取的是有限制賠償,即六十周歲以下,賠償20年;六十歲周歲以上,年齡沒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據此,死亡賠償金應是對死者未來收入的賠償,應屬于死者的遺產。
其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復函》:“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對死者近親屬所支付的賠償。獲得空難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而非死者。故空難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中“不宜”說明了兩點:
1、并不是規定死亡賠償金一定不能認定為遺產,意味著死亡賠償金也可以認定為遺產。
2、說明在最高院內部對死亡賠償金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定性,
其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死者近親屬享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死者近親屬的精神傷害應獲得了賠償。因此,作為財產性賠償的死亡賠償金應當認定為死者的遺產。
根據《繼承法》第33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因此,死亡賠償金可以用于清償死者生前所欠的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判定
2021-03-13公司調崗員工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索賠嗎
2021-03-22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2020年舊房拆遷補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