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鄭甲來到某百貨商場自選超市區,背著小包轉了一圈,覺得沒什么可買的,就出來了。鄭甲剛走出商場大門,就被商場內追出的兩名工作人員攔住,問鄭甲:“小姐是不是在超市拿了什么東西而忘了付錢?”鄭甲說:“沒有”,兩名工作人員不相信,繼續問:“到底拿沒拿?”鄭甲仍答:“沒拿。”這時,有許多購物者過來圍觀,商場工作人員將鄭甲帶到柜臺前,指著收款臺前貼的告示說:“我們有權檢查你們的包。”該告示寫的是:“收銀員受商場指示,有權在收銀處檢查帶進自選超市區的包、袋,請顧客協助將包、袋打開檢查。”
鄭甲很氣憤,拒不打開背包接受檢查,于是,商場工作人員又將鄭甲帶到商場辦公室要求檢查,經檢查,并沒查出什么東西。商場王作人員又要求鄭甲解開大衣扣、摘下帽子接受檢查,鄭甲禁不住落了淚,解開衣扣、摘下帽子讓他們檢查,經查又未查出什么東西,商場工作人員這才將鄭甲放行。事后,鄭甲越想越氣,遂起訴百貨商場侵害自己名譽權,要求商場承認錯誤,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
分析:百貨商場的行為侵犯了鄭甲的名譽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事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名譽權是指公民、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獲得的社會評價,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損害公民、法人名譽的結果就是降低了社會對其名譽的評價。本案中,商場工作人員懷疑鄭甲偷拿了商場的貨物,本應依照法定程序提交法定機關處理,但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在公共場合叫住她,幾經盤問,這種問話的貶意是明顯的,對周圍顧客產生的影響是:她是一個有問題的人,很可能偷了東西。所以,商場工作人員的攔截盤問,實際影響了對鄭甲品德、聲望、信用等方面應有的社會評價,實際損害了鄭甲的名譽。
商場實施盤問搜查的依據是該商場內的“告示”,而法律從未賦予商場工作人員有盤問顧客和檢查顧客財物的權利,檢查權由國家法定機關依法行使,所以,商場的這種告示是不合法的,因而是無效的,所以,商場不能以該“告示”為理由,隨意盤查顧客。正是由于商場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才造成鄭甲被其他顧客誤認為偷拿了商品,使鄭甲的名譽受到懷疑、侵害,所以,百貨商場的行為侵害了鄭甲的名譽權,應該承認錯誤,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權代理合同法律規定
2021-01-31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利用支付寶與銀行卡的綁定盜刷銀行卡構成何罪
2021-03-02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婚約有法律效力嗎,怎么保護結婚自主權
2021-02-25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無證房拆遷補償比有證房屋低很多怎么辦
2020-11-26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一書四方案是誰制定的
2021-01-24廉租房可以拆遷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