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體現現代文明社會對人的尊嚴和人權的保護,盡快實現用法律的方式保護個人數據隱私權,確立保護個人數據隱私權的法律原則,界定對個人數據隱私權侵犯的構成要件顯得極為必要。關鍵詞:個人數據隱私權法律保護原則構成要件一、對個人數據隱私權的保護應盡早納入法制軌道一般來說,個人私事的發生與個人空間的占有都是有形的,但是,在個人空間中發生的個人私事卻會生成無形的個人數據。在信息時代,個人數據擴散的最大威脅來自于對信息技術的濫用與網絡道德的敗壞。個人數據一旦進入國際互聯網,就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廣為傳播,且無拘無束地被下載、復制。因此,隨著計算機信息網絡的發展,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對信息安全的保護,并根據網絡傳輸的特點將個人信息稱為個人數據。完整法律意義上的個人數據隱私權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保證公民的個人數據隱私權不受他人侵犯;二是個人數據隱私權受到侵害時可求助法律保護。在一個文明民主的國度里,每個公民都有防止個人數據被非法擴散的權利。個人數據隱私權作為一項民事權利,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公民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有對其思維和行為所生成的個人數據具有無可爭辯的所有權,國家應保護其個人數據處于秘密狀態。另外,根據私權可以放棄的原則,公民對個人數據是否加以保護以及是否允許特定主體使用,只要其具有行為能力就可以自主決定。個人數據隱私權是傳統隱私權在現代信息社會的延伸,由傳統隱私權獨自享有的權利”發展為控制有關自己私人資料的權利”。這一觀念變化源于上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現代化,我們的信息網絡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能夠使得遠距離在實時狀態下為零,信息的收集、加工、傳輸可以在隱蔽狀態下悄無聲息地進行,個人數據被非法利用的危險時刻存在。為了體現現代文明社會對人的尊嚴和人權的保護。我國用法律保護個人數據隱私權已刻不容緩。第一,人類逐步擺脫物質貧困,步入不再因物質條件的貧乏而影響其生存的時代,從而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及對自我人格的關注。從工業革命的完成到電子時代的到來,人們普遍感到天下真小”,大千世界有時竟找不到一處安寧的容身之地。物質文明越發達,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愈高,也就愈感到個人隱私不容侵犯,愈感到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第二,科學技術的發展本身具有盲目性,它不可能自發地沿著為社會絕大多數人造福的方向發展;相反,科技在有些方面被不當利用,如果沒有高度理性的價值評判標準加以約束、限制或取締,那么可能帶來重大的危害。信息技術及其產品的不當利用則對公民的隱私構成嚴重威脅。強化隱私權的法律保護,限制某些監控和間諜產品的研制及利用,可為這一領域提供一個具有更高層次意義的價值評判標準,避免科技在這方面的畸形發展及其產品的不當利用危害人類自身。正因為如此,對個人數據隱私權的保護應盡早納入法制軌道。二、個人數據隱私權法律保護原則隱私權理論誕生于19世紀下半葉,涉及隱私權的法律制度始于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這一歷史現象與作為社會第一生產力的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當今中國,隨著計算機的日漸普及和信息處理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個人數據資料已被愈來愈廣泛地收集和使用,各行各業內部和跨地區、跨國界的私人數據交換也正在加速進行。數據隱私權的核心問題,就是數據主體依法行使控制、保護私人資料權,約束數據使用者侵權行為的根本依據。所以,對于個人數據隱私權的保護應遵循以下原則:1.個人數據為生成主體所有的原則。對于個人數據的主體《,歐盟數據保護規章》規定為自然人”,英國的《數據保護法》規定為活著的人”。個人數據主體指的是個人信息被作為數據加以收集的自然人,而不是該數據的用戶。數據用戶是指合法地收集、有限度地控制、使用有關數據的個人或組織。明確個人數據主體是生成該數據的自然人是保護個人數據的必要前提。也許少量的個人數據被收集、輸入數據庫對用戶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價值,但是,一旦數據庫所容納的數據超過一定量之后,數據的價值就越來越大。數據用戶不經數據主體同意,在整體上使用個人數據是允許的,但未經主體許可披露個人數據是禁止的。這是因為數據用戶對個人數據的控制權、使用權僅限于合同約定的范圍,個人數據為數據用戶控制、使用時,并不意味者主體放棄對該數據的所有權。2.正確搜集原則。搜集個人數據必須取得數據主體的同意;數據使用者必須以合法、公正、正確的手段搜集數據,不得采用任何欺騙、盜竊或其他非法手段;搜集的數據必須準確、完整、不過時;搜集的目的、動機必須合法、明確、具體。我國目前還沒有收集個人數據的登記批準制度,這是法律的一個空白點,應盡早填補。英國在1984年《數據保護法》第5條規定:只有經過登記被批準為數據使用人(或數據使用人兼計算機處理中心)之后,該人才有權持有個人數據。值得慶幸的是《,涉外社會調查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發布,為保護個人數據不受侵犯提供了法律武器。數據用戶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個人或非法人團體,未經事先登記批準擅自收集個人數據是不能允許的。即使經過合法批準的個人數據調查,也應當事先公開調查目的,禁止以誘騙、強迫等手段取得個人數據。3.正確保管、使用原則。持有他人數據應該是合法的,必須具備完備的程序;對個人數據必須采取完全保障措施,防止數據的遺失、被破壞和篡改;對于研究、計劃、統計需要處理個人數據時,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謹防侵犯數據主體的人格權;未經數據主體的同意,使用數據不得超過搜集目的所規定的范圍;數據使用者不得任意向他人透露個人數據。使用數據就本質而言,是披露和公開個人數據的過程;而披露和公開他人的個人數據,又是最容易造成他人隱私權受侵害的行為。任何人未經數據主體許可,以明示或隱含的方式披露個人數據都是非法的。這是因為,即使采取不指明的方式,個人數據所反映的信息在特定的條件下,人們經猜測就可以識別數據主體。例如以每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班,這從法律意義上講,侵犯了考生的隱私權,實際上是用隱蔽的方式讓公眾對其識別。當今商業機構依據信息效益遞增的規律愈來愈重視掌握個人數據,當掌握的信息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效益。有的商家無視消費者的隱私權,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個人數據,并將它擴大使用。當消費者填寫了商品保修卡后,其他商品的宣傳單和訂購單紛至沓來。顯然,消費者的個人數據(姓名、住址等)已經被泄密或被移作他用。從法律意義上講,當消費者為特定用途、向特定對象提供個人數據時,只要數據用戶接受這一數據,就是承諾了數據提供者的約定,數據用戶只有在約定范圍內使用該數據的權利。否則,就是對個人隱私權的侵犯。三、侵犯個人數據隱私權的構成要件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能夠使得遠距離在實時狀態下為零,信息的收集、加工、傳輸可以在隱蔽狀態下悄無聲息地進行,個人數據被非法利用的危險時刻存在。公民的個人數據隱私權侵權現象層出不窮,從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來看,我國雖然在憲法、刑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中對公民的隱私權做了具體規定,但是究竟什么樣的行為屬于侵犯個人數據隱私權的行為,對這種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未作界定。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有關原則,侵犯個人數據隱私權的構成要件可作如下界定:1.造成了損害事實。也就是說,個人數據隱私權被侵害的直接損害是當事人心理上的不安定和精神利益的損失,間接損害是因個人數據的公開而阻礙了當事人在正常情況下應當得到的利益以及當事人為消除這種損害而損失的利益。2.損害事實是侵害人的行為所導致。即侵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3.侵害行為未經合法授權。即加害行為未經法律、當事人授權,或經授權后的越權或權利濫用行為。4.侵害人的行為存在故意或過失。5.侵害人有責任能力。以上五個要件是從侵權的主觀方面、客觀方面、侵權人的行為能力、損害后果等角度分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整體。在明確了這些要件之后,我們覺得有關個人數據隱私權的主體、客體需作一個說明。個人數據隱私權的主體始終是隱私所指向的權利原始本人。網絡經營者收集了大量的個人數據,卻不是隱私權的主體,無權對用戶的個人數據進行支配。他們對個人數據的處理來自于權利人對權利的讓渡,不得超越權力許可行使的范圍。個人數據隱私權的客體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領域。私人信息即當事人姓名、生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信用卡號碼、收入狀況等。對公民的個人數據進行法律保護,其實質是在確保國家和公共利益的原則下,賦予公民對個人數據傳播的控制權。然而,我國對個人數據還沒有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借鑒國外的立法,及早出臺保護個人數據的有關法律,應該說,這在我國法制建設進程中,是一個急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參考文獻[1]理查德.斯皮內洛.世紀道德———信息技術的倫理方面[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2]張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9.[3]馬秋鳳.計算機信息網絡的法律問題[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4]李兵.數據隱私權立法保護初探[J].法學學刊,1999,(2):19-20.[5]胡勝發.美國的計算機、自由與隱私大全[J].國外法制信息,1999,(1):30-31.[6]石英.黑客犯罪行為的法律分析[J].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2000,(4):47-48.[7]王素娟.由人類基因圖譜公布引發的對隱私權問題的思考[J].青年論壇,2001,(2):21-22.[8]埃瑟.戴森.2.0版數字化時代的生活設計[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