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作者:
背景:
孫某在北京某購物中心買了三百支派克筆,發票注明是產地是美國。但買回后發現是三無產品。于是將購物中心告上法院。但北京市第二人民法院認為孫某未能提供證據證明300支派克筆是為生活消費所需,因此屬知假買假,不屬于消法保護范籌,因此不予支持。
法院要求消費者提供購買商品是為生活消費的證據,否則就認為是知假買假,不屬消法保護范籌。這個要求于法無據,且不合情理。因為消費者如何消費純屬個人自由和隱私。如果消費者購買了三百只安全套,發現是假的(現在杰士邦也有假),找商家索賠,你說消費者怎樣證明自已是為生活消費?用給你看嗎?不僅是安全套,消費者對任何商品如何消費都屬個人的自由和隱私。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千奇百怪的,消費對商品的消費有千奇百怪的方法,購買成版的郵票卻不是用來寄信,到電影院不是為了看電影而是談戀愛或睡覺,有人有上千雙鞋子,有人用牛奶洗澡,等等。只要是不違反法律規定和侵犯集體或他人利益,就不應受到干涉,法律也沒有必要過問。對消費者提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是對消費者隱私權的干涉和侵犯。
消費者購買了商品,就具有了對該商品的所有權。我國民法規定,所有人具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的權利。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所購買的商品如何處分,完全是消費者個的事。使用是消費,浪費也是消費,使用得當是消費,使用不當也是消費,誰的家里沒有浪費的商品?本案中孫某無論如何處分這三百支筆,自用也好,送人也好,捐給希望工程也好,丟到水里聽響玩也好,都是為生活消費。如果你賣的是真貨,人家就是殺人或自殺也不會來找你的麻煩。相反,你承認是假貨,是不能消費的(否則造成嚴重后果更糟),又有什么資格管人家怎么消費?你說人家不是為生活消費,證據又在那里?你主張人家不是為生活消費,只不過是你根據常理的推測,舉證責任在你。你不去找證據來證明,反倒要求對方舉證,這不是不講理嗎?
對知假買假已經爭論很長時間了,其實問題很簡單,如果沒有賣假的,那有知假買假的?事情怎么老是倒過來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報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期限
2021-02-20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離婚時雙方都要房子怎么辦?
2021-03-25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