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些民營醫院醫療水平低,管理差,經常發生醫療事故,這會給患者帶來人身傷害。其實大部分醫療糾紛都是由于雙方無法達成賠償協議。作為責任方,醫療機構必須要承擔賠償責任的,不然患者及家屬可以向醫療衛生部門投訴。那么醫療糾紛賠償標準2017年是多少?下面我們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醫療糾紛賠償標準2020年是多少?
1、醫療費賠償金額=已發生醫療費用(不含原發病醫療費用) 預期醫療費用。
2、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3、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時間×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
4、陪護費賠償金額=陪護天數×陪護人數×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傷殘等級×醫療事故發生地的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賠償期限。
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普及型器具的費用。
7、喪葬費賠償金額=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8、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被撫養人的人數×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撫養年限。
9、交通費賠償金額=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單據數額之和。
10、住宿費賠償金額=住宿天數×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
11、精神損害撫恤金賠償金額=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年限(死亡最長不超過6年,殘疾最長不超過3年)。
12、死亡賠償金=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二、醫療糾紛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綜上所述,醫療糾紛的發生勢必會導致患者出現人身損害,對此造成的損失,應該由責任方承擔。醫療糾紛賠償標準2017年包括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等。如果醫療事故導致患者死亡,醫療機構還要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和精神損害賠償金等。其中喪葬費不得低于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倍。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醫療糾紛責任追究制度是怎樣的,醫療責任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里約定的逾期付款滯納金是否有效
2021-02-23商品房定義是什么,商品房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2-21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辦理抵押登記可以只用房產證和身份證嗎
2020-12-29試用期離職提前七天通知違法嗎
2021-03-01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