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稅款與滯納金的強制執行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0條第一款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滯納金,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滯納金,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準,稅務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扣款、扣押、查封、拍賣、變賣等執行措施。
對已繳納稅款,但拒不繳納滯納金的,稅務機關可以單獨對納稅人應繳未繳的滯納金采取強制執行措施。
為此,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稅務行政機關對稅款和滯納金可以依法“自執”,“自執”的條件只有一個,即只要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繳納或解繳稅款、滯納金;不論納稅人是否提出復議、起訴,均不影響稅務機關“自執”權的行使。
同時,“自執”的開始時間為繳納或解繳稅款、滯納金的規定期限后第二日。
另,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88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方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和向人民法院起訴。所以,如因稅款、滯納金而依法發生復議或訴訟的,納稅人一般都已繳納或解繳稅款、滯納金,除非屬擔保執行的情況。而在擔保情況下,按照《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0條第一款的規定,“自執”的開始時間亦為擔保人繳納稅款規定期限后第二日。
(二)罰款的強制執行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88條第三款的規定,稅務行政機關“自執”罰款須同時具備逾期不履行、不申請行政復議、不向人民法院起訴三個條件。
根據《行政復議法》第9條第一款的規定,提出行政復議的期限為六十日;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88條第二款的規定,納稅人對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直接起訴,而起訴的期限根據《行政訴訟法》第39條為三個月。
由此,稅務行政機關“自執”罰款的開始時間應為納稅人逾期繳納罰款的三個月后。
需要指出的是,法律沒有授權稅務行政機關在納稅人對處罰決定提出復議、訴訟后再有“自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強拆后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1-25遇到寵物擾民怎么辦
2021-01-26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租房如何挑選中介公司
2020-12-28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工業用地轉讓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0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哪些情況的房屋沒有房產證也可以獲得拆遷費
2020-11-25